還沒看過某部電影的人最常問的一句話就是,「好看嗎?」

如果你問我,《我們的那時此刻》好看嗎?

我會說,不管你對台灣電影有沒有興趣,都應該看看。

 

這是我第一次為了一部紀錄片進了兩次戲院

第一次看那時此刻,我了解了台灣電影從以前到現在的發展過程,了解了自己身在台灣的哪個時代、處在何種環境,了解了社會、人群與電影的息息相關。

第二次看那時此刻,我哭著看完整部紀錄片,我看到了不同時代的人看著同樣的電影片段,反應有多不一樣,因為處在不一樣的時空、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歷,對電影片段的感受和體悟都不同,但是,電影對觀眾的感染力、觀眾對電影的熱情,這些電影與觀眾之間的連結卻是相通的。

 

從那時看此刻,或從此刻看那時。

 

《我們的那時此刻》,以國歌作為開場

讓我回想起,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聽到國歌是要起立、不能講話的,後來好像都沒有了,聽媽媽說才知道,他們以前到電影院看電影,電影播放前都會先放國歌,所以她在電影院裡聽到國歌可是特別的有感覺呢

 

國歌,對每個時代每個人的意義都不同吧。

 

《我們的那時此刻》由楊力州導演指導,桂綸鎂為旁白,並以金馬獎為主軸,述說了從金馬獎成立以來的這十幾年間,台灣電影發生了什麼事?

 

你知道金馬獎為什麼叫金馬獎嗎?

為了慶祝台灣挺過八二三炮戰,創立了許多以金馬為名的獎項,金馬獎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金馬」代表的是金門及馬祖這兩個前線戰地,跟金色的馬沒有關係

而早期的金馬獎規定辦在10月31日,有為蔣中正總統祝壽之意

剛開始的金馬獎實在與政治脫離不了關係,不管是成立、舉行、頒獎等等,背後都有太多的政治涵義

但到了現在,金馬獎在藝術上已有自己的格局及成就,對所有電影人來說,得到金馬獎是一種肯定

 

金馬獎開始的前幾年,重要獎項都被香港片拿走

直到1963年,凌波與樂蒂演的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創下各種空前紀錄,是台灣影史上罕見的成就

凌波來台時,街道巷弄被擠得水洩不通、萬人空巷,反串梁山伯的她也得到了「最佳演員特別獎」

一直到現在,許多老一輩的人,還是對當時電影中的黃梅調朗朗上口呢

「電影也好,社會也好,《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時代意義,代表男性的、一言堂的戒嚴政權底下,其實暗藏著某種自由的躍動。」-摘自《我們的那時此刻》

 

接著,進入了拍社會寫實片的風潮

李行導演的《街頭巷尾》《柯女》《養鴨人家》反映出了台灣60年代從農業轉型為工業的社會

電影中對60年代的台灣有深刻的描寫、有對鄉村人們人性的肯定,讓身處在當時的環境的觀眾更有共鳴

「健康寫實電影沒有要你去對抗這個邪惡的城市發展,而是告訴你過往的農村美好價值,同時也安慰你,儘管都市裡有這個多墮落、卑下或者險惡,可是沒有關係,因你的心靈非常的高尚,就如同電影裡面所描述的農村人們一樣善良。」-摘自《我們的那時此刻》

 

1970年代,台灣陸續經歷了退出聯合國與他國斷交等等外交上的挫敗

《英烈千秋》《八百壯士》《梅花》等愛國電影更是激起了國民的愛國心

在電影院看到《梅花》的片段時,觀眾們真的是笑了出來

現在看來,電影中那高亢的歌聲跟壯烈的犧牲場面搭配在一起實在有點荒謬好笑

但給退休的軍人們看這場面,他們還是會不禁流下男兒淚,不難想像,當年從軍對他們來說的意義

雖然我沒有身在那個年代,但聽媽媽說,當年蔣中正、蔣經國過世時,他們是真心的感到難過,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

想想現在,這是多不可能發生的事阿,現在的人對愛國的民族情懷也沒那麼重視了

 

瓊瑤開啟了愛情電影的時代

《我是一片雲》《心有千千結》等瓊瑤電影捧紅了二秦二林

對觀眾來說,秦漢、秦祥林、林青霞、林鳳嬌,不管誰跟誰搭配都是那麼好看

日子久了,或許會忘了劇情、忘了主角是誰,但電影的主題曲卻絕不會忘,聽到歌曲旋律就會想起電影中那令人堅信不移的愛情

現在看來,主角們那浮誇的告白方式令人發笑,但卻令人由衷地相信世界上真的有那麼淒美的愛情故事

「瓊瑤電影確實是一個夢,是一個做出來的夢。小時候覺得是夢,長大時發現他真是夢,等你再大時,你會發現人如果沒有夢是沒有辦法活下去的,或者是說,沒有辦法去面對愛情、生活,方方面面。」-趙薇

 

1982年,由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四位導演共同執導的《光陰的故事》正式開啟了台灣新電影時代

隨著外片進口配額取消、解除戒嚴,好萊塢電影及港片進軍台灣,台灣的主流電影相繼失勢,只能盲從的跟著賣座港片的主題走

此時的台灣電影由新生代電影工作者及電影導演發起改革,主要呈現寫實及貼近社會的題材、拍出民眾的真實生活,促成了台灣電影新浪潮

《小畢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搭錯車》、《戀戀風塵》等片成為台灣新電影的經典之作

而此時的言論自由及社會運動蓬勃發展,導演們也大膽地拍出這些禁忌話題

二二八事件的《悲情城市》、談白色恐怖的《估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等的電影將台灣新電影推向高峰

其中,《悲情城市》更是奪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讓台灣電影在國際影展上出頭

「有人怪罪新電影背對觀眾、失去觀眾,主因是媒體的關注,這些小眾電影在國際上得獎,成為台灣之光,放大了對新電影的討論及商業影響力。」-摘自《我們的那時此刻》

 

我認為,八十、九十年代的台灣電影是最迷人的。

 

九十年代的台灣被稱為貪婪之島,走私、劫機、綁票、殺人、賭博等等的社會案件層出不窮

但此時的台灣卻出了很多好電影,《無言的山丘》、《熱帶魚》、《飲食男女》、《推手》等等

「台灣電影最棒的價值,就是每部電影所產生的核心價值,總會再十年後再次產生巨大的影響力,成為下一個世代電影的主軸之一,尤其是對社會發展的啟蒙。這是觀影者對一個世代與社會,必須拉長軸線來觀察的角度。」-摘自《我們的那時此刻》

 

2002年,台灣加入WTO

政府刪除了對電影的保護制度,成為了壓垮國片的最後一根稻草

台灣政府放棄自己的電影文化,加上好萊塢的大舉入侵,國片呈現一片低迷的狀況

「國際合作」,為台灣電影帶來新的生機

兩岸三地與美國合拍的《臥虎藏龍》橫掃各大獎項,讓李安成了國際大導演

美國哥倫比亞公司斥資製作的《雙瞳》,讓台灣許多新生代導演獲得啟發

這些國際合作的電影,最重要的是為台灣電影帶來了「視野」,讓台灣電影知道要走進國際的市場,而不是自成一格

 

2008年,國片復興的偉大功臣《海角七號》

那一句「操你媽的台北」喊出了年輕人對這個殘酷社會的反抗,讓大家印象深刻,至今都覺得爽快!

《海角七號》並沒有什麼複雜的劇情,而是道出一群小人物背後的故事,搭上令人熱血沸騰的主題曲,成功的引起觀眾的共鳴

接著《不能沒有你》、《女朋友,男朋友》等片扮演了與社會對話的重要角色,藉由台灣的歷史事件,引起觀眾的討論

 

電影是不能脫離人群及社會的。

 

之後的國片票房場場破億,《艋舺》、《陣頭》、《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KANO》、《總鋪師》、《我的少女時代》等等

讓觀眾們重新燃起對電影的熱情,希望大家能繼續愛國片、支持國片

 

2011年,第48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得主劉德華在得獎感言中說道

「我看過你們台灣電影在這十幾年間最低迷的時候,你們怎麼樣撐過去,現在是我們香港電影最低迷的時候,我也希望我們這群人能撐過去,跑到跟你們同樣的目標。」

這一番話,實在道出了台灣電影及香港電影這十幾年來的變化,每聽一次心酸一次,也激勵自己一次

 

看完整部紀錄片,不禁想起開頭的字幕

「你的人生有多少時刻,能用某部華語電影作為註腳?用某首主題曲作為旁白?」

對台灣來說,最重要的電影或許是橫掃獎項的《臥虎藏龍》,又或許是讓國片復興的《海角七號》

最適合的主題曲或許是激起民族心的《梅花》、又或許是朗朗上口的《甜蜜蜜》

 

那,你的人生呢?

 

【大胃老實說:真的很值得一看!】

圖片皆摘自:http://yahoo-2016themoment.tumblr.com/photo

arrow
arrow

    王大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